2016年9月28日 星期三

​杜紫宸觀點:智慧機械─突破本位主義,重視中國大陸市場

​​
​​
杜紫宸觀點:智慧機械
突破本位主義,重視中國大陸市場

杜紫宸 20160928

http://www.storm.mg/article/168860

為什麼叫智慧機械呢?指的是說一般精密度提高之外,需要加入感測、計算還有通訊的能力。感測、計算、通訊最終是希望可以調整機械或機器手臂位置、姿勢、動作。可是目前大部分機械手臂還是比較固定,沒有這麼大彈性,缺就缺在對物件及其附近狀況的精細感測能力。

因為工業 4.0 的製造任務比較複雜,可能不是做單一產品且客製化,也就是每一件產品都會隨著規格、需求而改變,所以每一個機器設備的工序可能會改變。就像一個球隊一樣,隊員之間要有互相的搭配,機器本身接受軟體控制的能力要變得很強。

通訊是指機器可以把本身的狀態傳達給外界

 

五個先進設備生產國家,對於工業 4.0 的設備發展的方式不一定相同,甚至基礎架構都不同

台灣如果想進入這些國家之列,僅靠現在的台中精機、友嘉、上銀這些公司的努力可能還不夠,所以現在不少資訊軟體的公司想跟機械產業整合,比如說像研華電子等。

怎麼讓 ICT 智慧解決方案公司和機械企業變成一組團隊合作,恐怕才是正確的解決方案

所以智慧機械產業要談發展,首要是機械跟電機、電子要整合,再來是需要不同領域但有真正共識的專家與企業真心的合作。

千萬不要刻意去創造新標準,新標準代表你跟人家講話講的是不同語言,福州話跟廈門話就是不一樣,不能溝通的下場就是只能依靠內需市場或是自行開創市場,會非常辛苦,所以我建議剛開始就要盡可能地跟國際大型集團,像西門子、GE、飛利浦等大型集團靠攏,寧願成為他們的附庸夥伴,也不要想著自己當老大。

過去台灣經常犯這樣的錯誤。就是看到新機會,自己訂標準,以為保障自己不會被別人學習抄襲,但自己訂的標準沒有人用,過去有非常多失敗例子都是這樣。我們是一個經濟小國,切忌自訂標準。

目前精度和智能化程度趕不上日本、德國的機器手臂,我們想賣給歐美國家恐怕不簡單;再說了,賣給東南亞國家也不太可行,因為東南亞國家工業化的程度還不需要所謂的智慧機械,他們比我們進度更慢。所以台灣未來十年的智慧機械目標十分清楚,如果真的製造出智慧機械,最好的潛力市場就是中國大陸,因為中國大陸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生產國,亦適逢中國大陸需要汰換設備升級到工業 3.0 以上的層次,符合台灣未來可能可以提供的產品品級。

未來他不再做單一的事情,而是必須了解整套系統,透過智慧的方法指揮機器,了解怎麼接收機器的訊號,做有效的管理。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