柯文哲自詡繼承蔣渭水 以文化改變台灣
2016-10-17
http://udn.com/news/plus/9734/2029062
柯文哲致詞時表示,1895年的馬關條約讓台灣進入日本殖民時代,前20年台灣有非常多的反抗,直到1915年西來庵事變,台灣人被屠殺3000多人,成為漢人最後一次武裝反抗,從此走向非武裝反抗。
柯文哲表示,1921年創立的台灣文化協會,目的在透過文化手段來改變台灣,發行台灣民報、設讀報社、文化書局、文化劇團等,並舉辦「講習會」,用演講的文化啟迪方式,改變台灣人的思想,蔣渭水是其中最重要的靈魂人物。在電影「大稻埕」中,蔣渭水被稱為「文化頭」,蔣渭水認為改變台灣要從文化著手。
他說,1921年到1931年是台灣思想文化黃金10年,蔣渭水過世後,因為二戰和國民黨白色恐怖,台灣公民運動和文化運動因而停滯;但2013年洪仲丘事件、2014反服貿學運和九合一選舉,這3個運動,是1920年台灣文化協會之後,公民運動和文化運動的重新興
他個人有「3個相信」,
相信台灣人可以做這片土地的主人、
台灣人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、
台灣人可以建立公平正義的社會,
希望未來秉持「相信」,繼續往前走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