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

台灣「法令充滿政治色彩」 外商最怨

台灣「法令充滿政治色彩」 外商最怨

2016-10-15

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10498/2025002

「行政裁量權 範圍過大」

不只是TRF案、中嘉案,創新的叫車服務優步(Uber)、全球最大的電商平台阿里巴巴、大陸愛奇藝…,行政原則的不一致、對創新產業的看法不明,已經讓台灣的經濟發展,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全球競爭。

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就指出,法令很寬鬆或很嚴格,外資都能接受,但無法接受法令不明確的投資環境,台灣的法令規章,不僅變動性過大,還充滿政治色彩和人治,尤其「行政裁量權」範圍過大,一向是外商最大的抱怨。

美國及歐洲商會銀行聯席委員會,已在本周四聯席會議中做出決議,將聯名去函金管會,要求金管會「解釋」對TRF爭議處理原則。

據了解,美國及歐洲商會質疑,金管會這些最新規定,沒有法源依據;尤其能投資TRF商品(一支一百萬美元)者,幾乎都是「專業」客戶,非一般投資大眾,這些企業並「不適用」金融消費者保護法,金管會現在還要銀行接受調處建議,恐站不住腳。

尤其,目前對台灣有興趣的外資,只剩「陸資和私募基金」,但台灣幾乎以「仇視」方式抵制陸資,像紫光投資台灣封裝測試廠,法令允許,但蔡政府硬是不讓過關。

摩根士丹利及遠傳投資中嘉,更因為少數立委阻撓而無法過關,這些都會讓台灣成為外商眼中更等而下之的投資環境。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